为什么极少有浙江老人吐槽养老金?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刚退休的浙江老人在那里得瑟:我41年工龄,下岗后全部缴最低,原以为有5千就该烧高香了,没想到人社多给我算了1200多!阿弥陀佛......
可是,您得瑟归得瑟,我还是要纠正两点:其一,人社没给你多算,一切都是按章办事;其二,莫谢错了人!换言之,“阿弥陀佛”要是有用的话,您应该比马云更有钱。
事实上,浙江养老金高于本人预期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一个老朋友比他工龄长两年,新世纪初下岗后全部缴最低,收到退休金立刻给我发微信显摆:43年2月工龄,个人账户大概10万左右,养老金7018.9!
经常关注养老金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当其它省市的企业退休职工们吐槽养老金时,浙江人却极少参与,偶有几个过来看热闹,时不时也说上几句——哎呀,浙江退休金哪有那么高?我才2000多!
再一打听,原来是最低缴费的15年灵活就业人员。
这不是成心气人吗?15年灵活就业人员,全国平均超不过1500,你2000多还喊少?明显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为什么浙江老人极少吐槽养老金?
下面我们就用同一个案例,从头讲到尾。
基础养老金可讲的内容不少,我只讲不同点。
浙江计算基础养老金采用“全程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这个指数既包括了视同工龄期间的替代指数,也包括了实际缴费期间的指数。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视同缴费工龄期间的替代指数会拉高实际缴费低于替代指数的人的全程平均指数,从而提高他们的基础养老金。
据我所知,替代指数各城市稍有差异,但都在1.0以上。
另外,浙江除了疫情期间,其它年度几乎不允许缴0.6以下。
为了佐证这一点,随便举个例子,先看浙江——
算一下,3055÷(15274÷3),是不是下限为0.6?
再看同一年的江苏——
别误会,江苏“最低缴费系数按1.0”可不是缴费指数,而是原办法中用到的参数,类似于广东的小a,现在已经废弃。
3125÷(19935÷3)=0.4703,也就是说,这一年按下限缴费对应的指数仅为0.4703
老实讲,我在浙江管理过多家企业,当时也很有怨言,为什么江苏可以缴0.6以下,而浙江不可以?
但现在看来,浙江的这种做法,确实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利益。
所以,你在江苏经常看到40年工龄、平均指数只有0.4甚至更低,而浙江本省职工低于0.6的几乎没有。
个人账户养老金略过,下面我们谈谈过渡性养老金。
浙江过渡性养老金算到1997年,多数省份只给到1995年,按2024年计发基数,每多给一年、指数1.0的人可多得8310×1.4%=116.3元,两年就是232.6。
用于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指数取值到1997年,避免了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因后期缴费低导致过渡性养老金也跟着低,很符合逻辑。
此外,因为视同工龄替代指数参与加权平均,这对缴费低的人也很有利。
下面讲到重点——过渡性调节金。
目前,过渡性调节金中的基准调节金是480,调节系数是3,案例中这位的调节金是512.61。
别忘了,她只有17年10个月工龄,指数也只有0.6096
我仔细品过浙江计发办法中的这一项,越品越觉得妙用无穷。
随着企业职工视同工龄越来越短、社平工资的涨幅趋缓、以及社保记账利率偏低,不少省市极可能会出现同等条件下晚退养老金低于早退的现象,很显然那不符合“多缴多得”的原则,但浙江只需调整一下调节系数或基准调节金,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
果然很“浙江”,未雨绸缪!
最后三项一起讲——
基本养老金补贴没什么好说的,但这项补贴自2011年就有,不像某些省份那样,今天有明天无。
见分进角略过。
统筹地最低养老金减去(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补贴),差额放在放在其它一栏里。
案例中的这位几项之和=1697.7,高于统筹地最低养老金1509,所以其它一栏里为0。
实际上,她的这几项之和哪怕只有1200,她还是会拿到2000以上。
当然,浙江也有少数人退休金低于2000,我知道有一位女性是1761,找她了解过情况,她在浙江仅缴4年、省外11年,不符合统筹地最低养老金的保底条件。即便如此,目测她的养老金也比在原籍退休高500左右。
最后,我来做一个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浙江特别照顾“穷人”!
大家看看,基础养老金也好,过渡性养老金也罢,处处往“穷人”方向倾斜;最照顾“穷人”的毫无疑问是基本养老金补贴、过渡性调节金以及统筹地最低养老金保底,其中“基本养老金补贴150”、以及过渡性调节金中的“基准调节金480”,是典型的平均主义。
大家应该知道,经常吐槽养老金低的人多数是“穷人”,而浙江的计发办法恰恰堵住了他们的嘴——政府这么照顾你们,你们还不满意?
正如上面这位浙江网友所说:看到别人比自己高,本来想吐槽一下的,回头一看自己的儿子上班打卡工资还不如自己退休工资高呢,老脸一红,知足了。
说明一下——上面所说的“穷人”,不是指真正的穷,而是指缴费低或工龄短的人,大家别误会。
